1390年,锦衣卫闯入韩国公府上,把李善长一家70多人拉到闹市处死,只有长子李祺一家幸免于难,子孙后代在明朝做官。
李善长,安徽定远人,淮西集团首领,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大功臣,大明韩国公。
1353年,朱元璋攻打滁州、和州,李善长前来投奔。李善长比朱元璋大14岁,熟读史书,能力也很强,深得朱元璋赏识。
(资料图片)
朱元璋:“天下战乱,征伐不休,民生凋敝,何时是尽头呢?”
李善长:“秦末群雄逐鹿,相互争斗,汉高祖刘邦爱惜民力,懂得笼络人心,终能成就霸业。”
李善长建议朱元璋效仿刘邦,要懂得笼络人才,招贤纳士,方能夺取天下。
朱元璋建立大明,李善长功不可没,他同时扮演萧何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魏征的角色。
筹备粮草,治理地方,李善长是高手;出谋划策,做出决断,李善长也是行家;劝谏朱元璋,协调集团内部矛盾,李善长也很给力。
朱元璋犯错,李善长委婉劝谏,不像魏征那样咄咄逼人。如此,朱元璋非常尊敬他,平时都叫“李先生”,而不直呼姓名。
《明史》记载:“前后自将征讨,皆命居守,将吏帖服,居民安堵,转调兵饷无乏。”
朱元璋打仗,从不缺粮,主要是李善长太厉害,筹集粮草、发展经济,让朱元璋的军队有了保障,衣食无忧。
此外,李善长意志坚定,不怕威逼利诱,对朱元璋忠心耿耿。郭子兴多次拉拢李善长,都被他拒绝,这也是朱元璋欣赏他的原因之一。
1368年,朱元璋建立大明,对李善长也厚待有加,将其誉为萧何。受封典礼上,李善长被授予左丞相、太师,是文臣第一把手。
明朝开国“六公”,李善长韩国公、徐达魏国公、常茂郑国公、李文忠曹国公、冯胜宋国公、邓愈卫国公,李善长也是位居榜首。
李善长的长子李祺,迎娶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,还生2个儿子。开国第一文臣,又是朱元璋的亲家,李善长可以说是人生赢家,朱元璋对他不是一般的好。
再来看一个数据,李善长俸禄是一年4千石粮食,被誉为诸葛亮的刘伯温才是240石,爵位是诚意伯。就此而言,朱元璋对李善长真的很好。
那么,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呢?李善长被杀时已经77岁(虚岁),且当时太子朱标还活着,朱元璋还不到大规模清洗功臣的时候,这就很有意思了。
朱元璋杀李善长,原因很多,“兔死狗烹”只是其一而已。从李善长角度看,他之所以被杀,并殃及家人,与他的立场不坚定有关。
创业阶段,李善长是铁了心支持朱元璋,明朝建立后情况不一样了。作为“淮西集团”的首领,李善长更多的是考虑集团利益,还有自己的利益,朱元璋和大明的利益被忽略了。
1376年,朱元璋身体不好,连续十天没有上朝,李善长也不来探望。朱元璋非常恼火,降了他的俸禄,砍了将近一半,李善长却并不醒水。
胡惟庸,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,李善长退休之后,胡惟庸担任中书省左丞相,还赶走了汪广洋。一段时间内,胡惟庸是唯一的宰相,朱元璋非常赏识他。
胡惟庸能力强悍,但野心不小,随时权势膨胀,居然动了当皇帝的念头。胡惟庸暗中联络倭寇,对北元称臣,争取外援,抗衡朱元璋。
胡惟庸的所作所为,李善长了如指掌,却并不向朱元璋告发他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胡惟庸的根系太复杂,牵扯到许多淮西勋贵,也包括李善长本人。
吃朱元璋的饭菜,却不为皇帝排忧解难,李善长也是活腻了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居久之,惟庸复遣存义进说,善长叹曰:吾老矣。吾死,汝等自为之!”
朱元璋耳目众多,李善长、胡惟庸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。对此,李善长却一无所知,他不参与胡惟庸集团,却也不帮助朱元璋,这就不对了。
李善长两面派,如果胡惟庸获胜,他就能册封王爵;事情败露,自己也能保全,继续享受荣华富贵。李善长如意算盘打得不错,但剧情却不是这么演。
1380年,朱元璋先发制人,处死胡惟庸、陈宁、涂节,这是“胡惟庸”案的开始。此时,李善长并未受到牵连,活得好好的。
1388年,捕鱼儿海之战获胜,蓝玉俘虏元军15万人,摧毁了北元的根基。此次被俘虏的人群中,有一位特殊人物:胡惟庸当年派去联络北元的封绩。
看到封绩回来,李善长大吃一惊,时刻担心性命不保,却也不去告发他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蓝玉征沙漠,获封绩,善长不以奏。”
10年前,朱元璋已经知道李善长与“胡惟庸案”有关系,只是没有追究罢了。如今,李善长又隐瞒不报,这是对皇帝赤裸裸地欺骗,朱元璋岂能容忍。
李善长立场不坚定,没能坚持站在朱元璋一边,这是他被处死的重要原因。此外,李善长生活很高调,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,居然调用大明士兵修建房子。
《明史》记载:“善长年已七十有七,耄不检下。尝欲营第,从信国公汤和假卫卒三百人。汤和如实上奏。”
汤和生存技能很强,对朱元璋也十分了解,臣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监控之中。只有低调做人,坚定拥戴朱元璋,才能善终,汤和做到了,他得以善终。
朱元璋看来,李善长变了:他不再是以前那位不贪图名利,坚定支持自己的“李先生”,而是两面派,是大明潜在隐患。
1390年,77岁的李善长被处死,全家七十多人被杀。因为临安公主,李祺一家幸免于难,被流放江浦,但他们的儿子过得还不错。
李芳、李茂,也就是朱元璋的外孙,未被牵累判罪。李芳任留守中卫指挥,李茂任旗手卫镇抚,生活无忧,但不能世袭韩国公爵位。
参考书目:《明史》
标签: